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牛李黨爭的社會影響 如何評價唐朝的牛李黨爭

2016-11-24 13:15: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牛李黨爭的社會影響 牛李黨爭對唐代政局有其一定的影響,這場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宗派斗爭,導致社會各種矛盾也開始趨于尖銳化,加深了唐朝后期

牛李黨爭的社會影響

牛李黨爭對唐代政局有其一定的影響,這場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宗派斗爭,導致社會各種矛盾也開始趨于尖銳化,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統(tǒng)治危機,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滅亡。

牛李黨爭不但影響到中晚唐政治格局、政治文化的演變,而且參與塑造了中晚唐詩風,同時在牛李黨爭中產(chǎn)生的一種具有攻擊傾向的文學作品。

牛李黨爭的評價

兩黨政治爭奪戰(zhàn),開始于唐憲宗,互有更迭,大致來說,唐穆宗、唐敬宗二朝為牛黨得勢之時;及至唐文宗時,黨爭最烈,有時兩黨之人同朝為相。唐武宗時,為李黨全盛時期;宣宗時,則為牛黨全盛時期,宣宗以后牛李黨爭不復載于史冊。

兩黨人士雖然在政治上互相傾軋,然其不似今日政黨,有黨綱、黨員名冊,為政治理想而爭,牛李黨爭的性質(zhì)為權(quán)力之爭,兩黨的差異性除出身背景不同外,最重要為對邊患和藩鎮(zhèn)問題的爭議,主戰(zhàn)、主和的不同。

牛李黨爭雖和宦官黨派之爭互為表里,然自甘露之變后,宦官們自成一氣,同類相聚,不再讓外朝大臣有所依附,雖使得牛李黨爭自宣宗以后不再出現(xiàn),然卻使得外朝大臣轉(zhuǎn)而依附擁有地方兵權(quán)的藩鎮(zhèn),釀成崔胤結(jié)合朱全忠殺盡宦官之舉,朝政大權(quán)落入藩鎮(zhèn)手中,加速唐朝走上滅亡之路。

牛李黨爭是唐朝后期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爭權(quán)奪利的宗派斗爭,是政治腐敗的一種表現(xiàn)。從表面看,牛李黨爭似乎是庶族官僚與士族官僚之間的權(quán)力斗爭,實際上兩黨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兩黨分歧的焦點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什么途徑來選拔官僚;二是如何對待藩鎮(zhèn)。

牛李黨爭的分析

陳寅恪

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認為牛黨代表進士出身的官僚,李黨代表北朝以來山東士族出身的官僚。他們之間的分歧不僅是政見不同﹐也包括對禮法﹑門風等文化傳統(tǒng)的態(tài)度之異。史學界大體上認為牛黨是新興的庶族地主,而李黨則是沒落的門閥世族。

岑仲勉

唐史專家岑仲勉認為所謂的“李黨”,應該指的李宗閔黨。在他看來,李德裕無黨。他的主要證據(jù)有:

武宗即位后,重用李德裕,將楊嗣復、李玨兩位宰相罷免。這二人被認為是牛黨。此時李德裕并沒有乘機落井下石,而是力勸武宗對他們從輕發(fā)落。在李德裕任宰相時,有人向武宗推薦白居易擔任宰相。李德裕認為白居易年齡太大,建議武宗拒絕。但他同時又推薦白居易的族弟白敏中,而白敏中被認為是牛黨的重要人物。事實上,白敏中后來確實參與了迫害李德裕的活動。

趙翼

清朝趙翼認為,“李”指的是李宗閔。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