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歷史解密 > 正文

伯夷叔齊和孤竹君的故事 伯夷叔齊之墓介紹

2017-03-16 17:52:4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伯夷叔齊和孤竹君的故事 商朝時期有一片封地被稱為孤竹國,該國的君主就是孤竹君,據(jù)《史記》記載孤竹君有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兩兄弟,極

伯夷叔齊和孤竹君的故事

商朝時期有一片封地被稱為孤竹國,該國的君主就是孤竹君,據(jù)《史記》記載孤竹君有兩個兒子,伯夷和叔齊兩兄弟,極為賢能,頗得孤竹君的器重,尤其是弟弟叔齊謙遜有禮,更受孤竹君的偏愛。

孤竹君年邁時,有意提拔叔齊來接受處理封地大小事務,叔齊在這個過程中意識到父王對他的特別用意,礙于不能觸怒父王的權威,只得盡心辦事,但卻從未在鞏固地位的事情上花心思,行為處事云淡風輕,盡量不與官員深交,叔齊認為自古子承父業(yè)都按照嫡長子世襲制,這是古制不能違背,盡管孤竹君有此意,但他自己一定要死守這道防線,萬不能犯下這大逆不道之罪。

孤竹君去世后,叔齊拒不接受王位,執(zhí)意舉薦兄長伯夷繼承,而伯夷也是恪守規(guī)章之人,既然叔齊是孤竹君臨終授命的繼承者,那么他便不可奪人之位,伯夷念及手足之情,不愿看到叔齊深陷囹圄,便不告知任何人,深夜收拾行囊遠走他鄉(xiāng),叔齊得知后,便執(zhí)意追尋伯夷而去。

跋山涉水,翻越崇陵,兄弟二人終于市井之中相遇,伯夷被叔齊的執(zhí)念所動容,便答應叔齊拋棄家業(yè)重擔,相約不再回歸孤竹國,投奔周國,一起過上尋常百姓人家的生活。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的故事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是《史記·伯夷列傳》篇章中,開篇引用孔子對伯夷叔齊的看法,表明孔子對伯夷叔齊“賢人”姿態(tài)的評價。

文中寫道: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薄扒笕实萌?,又何怨乎?”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對伯夷叔齊的評價是相對較高的,但司馬遷在此引用孔子的話,并非表示贊同,實為對此提出了疑惑,伯夷叔齊秉持著思想高度極為圣賢的精神,卻不能善終,原本是商朝貴族,最終卻落得采薇而食,餓死山中的結(jié)局。

其實在孔子的七十二賢才弟子中,受到孔子頗多贊揚的只有顏回一人,但顏回的結(jié)局我們都知道,窮困潦倒的生活,連糟糠都不足飽腹,青年時期便去世了,留得一世遺憾。這不得讓人深思,儒學中所尊崇的思想為何總與這世道格格不入,賢人圣人都難以自保,竟都以決絕的方式與這個社會斷絕,這是思想的禁錮亦或是世道的落后。

因此得出結(jié)論,“伯夷叔齊不念舊惡”并非是正確的處世之道,這其中的孰是孰非只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伯夷叔齊的典故或許放置如今的社會,又會被諸多人所詬病,但若放置商周時期,民智尚未開化,禮制嚴謹?shù)臅r代,著實是令人敬佩的。

伯夷叔齊之墓介紹

商周時期,伯夷叔齊恪守仁義,不惜犧牲性命,也要維護君主之義,不食周粟,最終餓死于首陽山,并葬于此地,歷經(jīng)千年。

伯夷叔齊墓位于新鄭市首陽山風景區(qū)附近的荒郊野地,大片的古棗林深處有兩座土冢,土冢之間立有一塊文物保護碑,上寫“新鄭市文物保護單位——伯夷叔齊墓,新鄭市人民政府2001年11月12日公布,新鄭市人民政府2015年7月1日立?!?/p>

南邊的為伯夷墓,北邊的為叔齊墓,兩座土冢相距30余米。此次被盜挖的墓是叔齊墓。叔齊墓高5米,周長30-50米。順著彎曲的小路登到墓頂,看到中央有兩個坑洞,洞邊的土還是新的,坑洞的周圍散落著幾塊條形的木板,坑洞內(nèi)壁四周搭了腳手架和木板。經(jīng)新鄭市旅游和文物局執(zhí)法科工作人員現(xiàn)場勘查,南坑洞長1.5米,寬1.1米,深1米。北坑洞長1.4米,寬1.1米,深有8米多。

伯夷、叔齊兄弟是商末孤竹國君之二子,《史記》中記載伯夷叔齊因互讓王位,避居民間,時逢周武王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諫阻,武王不聽,兄弟二人遂憤而不食周粟,逃到首陽山,現(xiàn)址位于渭源縣蓮峰鎮(zhèn),采薇而食,餓死于此。

伯夷叔齊為何會被司馬遷稱頌

太史公司馬遷把伯夷叔齊放在列傳之首,足見司馬遷對伯夷叔齊的褒獎之意之高。眾所周知,《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被載入《史記》的人都是代表著當世時代特征的領袖人物,具有其獨有的精神高度與特點,而伯夷叔齊的身份僅為商朝的貴族,便享有如此殊榮,細細想來,伯夷叔齊為什么被司馬遷稱頌足以思考一番。

《史記》記述:伯夷、叔齊是殷末周初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孤竹國王生前指定小兒子叔齊繼位。他死后,叔齊卻要把王位讓給長兄伯夷。伯夷認為君命不可違,要尊重父親的決定,因此拒絕就位,并出逃外國。叔齊則認為伯夷賢德,治理國家最合適,又符合長幼尊卑秩序,便執(zhí)意離開孤竹國,追隨兄長伯夷而去。

之后又發(fā)生了武王攻伐商紂王一事,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伯夷、叔齊聽說現(xiàn)在是周朝的天下,他們都變成了周的子民,兄弟倆無法接受這種歷史的必然更替。他們認為做弒君奪位的武王之臣民是可恥的,對商紂王是不忠不義的,因此逃到首陽山上采薇菜為生,堅決不食周粟。

以上兩件事跡表明了伯夷叔齊是維護封建社會規(guī)章制度的守門人,從他們身上所散發(fā)的正是維護封建大廈最為有用的思想禁錮,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嚴格遵守社會統(tǒng)治秩序,保證統(tǒng)治者牢牢把握政權。如果都像伯夷、叔齊那樣謙虛讓位,與世無爭,逃離塵世,爭霸權而發(fā)生的子弒父、臣弒君的流血事件也會大量減少了,如此一來,伯夷叔齊為什么被司馬遷稱頌這一疑問,就順理成章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