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葉問》 學好詠春拳 打遍天下都不怕?

2017-01-03 08:31:2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隨著電影《葉問》與《一代宗師》的走紅,詠春拳亦成為大眾眼中的熱風武術。據(jù)說,香港人家要把小孩送到海外讀書之前,必先讓他們去學詠春拳

隨著電影《葉問》與《一代宗師》的走紅,詠春拳亦成為大眾眼中的熱風武術。據(jù)說,香港人家要把小孩送到海外讀書之前,必先讓他們去學詠春拳,以避免被人高馬大的洋鬼子同學欺負。這即證實了詠春拳在香港及海外的普及,也證明了詠春適合搏擊,可以以小勝大,以弱擊強。

盡人皆知,李小龍曾經(jīng)修習過詠春拳,并且提煉了其中的精髓,創(chuàng)造出截拳道。如今,遍布在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的詠春拳館就有六千家以上,詠春拳成為世界上習練人數(shù)最多的拳種之一。北京、佛山等地都成立有詠春拳協(xié)會,會眾頗多。在武術式微的年代,詠春拳何以依然如此蓬勃呢?它旺盛的生命力來自哪里?

*,詠春拳是女人創(chuàng)造的嗎?

有相當一部分人,看了楊紫瓊出演的《黑煞斗詠春》之后,才知道詠春拳。電影情節(jié)當然虛構,但詠春拳是福建嚴詠春所創(chuàng)的說法,廣為流傳。據(jù)說,嚴詠春是清中葉少林俗家弟子嚴四(一說嚴二)之女,隨父于九連山下賣豆腐,同時跟隨少林大師五枚師太習武。她偶爾見到蛇鶴相爭(一說是貓鶴),悟出了生克之道,發(fā)明了詠春拳。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詠春拳由五枚師太創(chuàng)立。由于南少林被毀,她避禍于川滇邊界的大涼山,見蛇鶴相爭而創(chuàng)出詠春拳,后來傳于嚴詠春。據(jù)說,為了對付那些深諳少林武技的反叛者,五枚師太刻意令詠春拳“處處針對少林拳術”。這就解釋了詠春何以簡練有效,沒有花架子。

還有兩種說法都與此相似,只是不認為五枚師太是嚴詠春的直系師傅,一種認為嚴詠春是五枚的第四代弟子,另一種認為是第六代。

以上四種說法,都傾向于詠春為女性所創(chuàng),區(qū)別僅僅在于創(chuàng)始人及流傳順序的不同。

第五種說法則認為,詠春拳是清初“天地會”的獨門武技,為河南嵩山少林弟子一塵庵主所創(chuàng)。他(或“她”)首先傳給汀昆戲班的武生張五,張五后來落難來粵,落腳于南??h佛山鎮(zhèn)“瓊花會館”,將詠春拳傳于粵劇界諸弟子。戲班的黃寶華、梁二娣、大花面錦等人學得此拳,又傳給在佛山開中藥店的梁贊,此后梁贊將詠春拳發(fā)揚光大。第六種說法,則說詠春拳應為永春拳,得名于南少林的永春殿,乃當年進殿者所習的南派內拳法,全稱是少林永春,總教習是少林弟子至善禪師。南少林被焚后,至善逃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粵劇戲班中當伙夫。后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戲班中人紛紛拜他為師。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蘇三娘,為戲班花旦,所學尤精,被譽為“永春三娘”。后三娘將武功傳于戲班黃華寶、梁二娣等人,黃、梁又傳佛山梁贊,使永春拳在佛山發(fā)揚光大。

然而,上述種種都是傳說,幾乎沒有書面資料作為證據(jù)。這些傳說本身,又往往站不住腳。比如說,詠春拳與南少林有關。但南少林是否存在,位于何處,無人得知。福建有多個地方都認為自己當?shù)氐拿戮褪悄仙倭郑捕寂e不出有力證據(jù)。

即使南少林存在,作為一個與嵩山少林對應的寺廟,就不應該有一位女弟子。如果五枚是俗家弟子,又不能被稱為“師太”。而“一塵庵主”這樣的名字,難辨男女,生平無考,很難說有什么可信性。

一般認為,詠春縱使不是女性所創(chuàng),也是一種與女性相關的拳術,其身法招式里面,充滿了女性的痕跡。詠春拳屬于閉門拳,自衛(wèi)拳,在拳理上多以自我封閉的方式來應對外界,所謂“以不變應萬變”,這說明它是為了女性自衛(wèi)而設計的。詠春的長處在于埋身搏擊。它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和上落快,攻守兼?zhèn)浼笆毓ネ?,注重剛柔并濟,氣力消耗量少,這也是針對了女性體弱的特征,與一些硬扎硬打的功夫相距甚遠。

*,是誰把詠春帶向世界?

公認的一代宗師是梁贊。據(jù)說,詠春拳這個名字,就是從梁贊開始的。梁贊,原名梁德榮,生于1826年,卒于1901年,隨父到佛山開設榮山堂藥店同時傳授武術,“榮”字草書形似“贊”,以訛傳訛成為“贊生堂”,梁德榮人稱“佛山贊先生”,他即被稱為梁贊。在武館里,梁贊教的是一套簡潔流暢而又變化多端的偏身拳。他說,這套拳叫做詠春拳,為嚴詠春師祖所創(chuàng)。詠春拳之名自此出現(xiàn)。

但以一人之力,將詠春拳推廣到世界各地的,莫過于葉問。葉問生于1892年,卒于1972年,本名葉繼問,祖居佛山。他是名門望族之子,自幼習武,師從多位高手,也曾受教于梁贊之子。1949年,他移居香港后,在九龍某職工總會教授詠春拳,開始了授拳生涯。之后,一直到他去世,他始終教拳不輟。二十多年來,葉問對詠春進行改善及推廣,使詠春能在港、臺及世界各地發(fā)揚光大,聲名大噪。在佛山的祖廟,有一間著名的“葉問堂”,就是為紀念他而設的。

葉問個子矮小,只有1米63,但身體健壯。他一雙大眼,精光四射,外型樸素,舉止大方。他走路快,“身輕如燕”、“日行千里”。

葉問十分注重對人才的選擇。他經(jīng)常對兒子說:“徒弟選擇一個好師傅,固然困難;但師傅選擇一個好徒弟,更加困難?!边@種“得天下賢才教育之”的敬業(yè)態(tài)度,尤為難得。他一生教拳,從不掛牌,亦不賣招生廣告,生源全靠口口相傳。他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表示“我有選擇學生的權利?!?/p>

他對詠春拳最大的貢獻,就是他曾經(jīng)在西式學校讀過書,可以經(jīng)常用力學原理,或者從幾何角度解釋詠春拳。同時,他對五行、八卦、相生相克等玄學詞語不屑一顧,寧肯用更平實的語言進行解釋,這是對功夫的凈化。他去掉了詠春拳身上的光環(huán),不給人妖魔化詠春拳的機會。這也是詠春得以普及的一大原因。

在武術界,有人喜歡用“巧遇”、“化外高人”、“祖?zhèn)鳌薄ⅰ拔淞置伢拧钡刃中恼f法來自高身份。再說,當時金庸、梁羽生的小說也正在流行,使這種說法一時甚囂塵上。葉問討厭這種“巧遇奇人異士”、“授予特異功能”的 “武林絕學”。他認為這是在藉此欺騙門徒宣傳自己,是對自己的所學毫無信心, 對功夫之法度認識膚淺的表現(xiàn)。

詠春拳實而不華,簡單實用。葉問把這些特質發(fā)揚光大。他謙虛謹慎,從不自稱宗師或者掌門人。其他人如果以之相稱,葉問會連連拒絕。所以,弟子們皆稱他為“問叔”。

葉問一直到七十歲時,功力毫不遜仍色。有一天,他夜間散步時,偶遇劫匪持刀相向,只見黑影一現(xiàn),葉問以疾風式的蹬踢,結合拍手動作,使兩個大漢飛了出去。

他生前桃李滿天下,而其中最出名的弟子就是李小龍。李小龍在一九五六年十六歲時拜入葉問門下。葉問一看他最初的招式,就知道他曾向叔伯學過功夫。葉問極其寬容,不認為這是離經(jīng)叛道欺師滅祖。

兩年后,李小龍移民美國,沒能學完所有拳法。他成名后,曾親訪葉問,提出以一層樓的價格請葉問示范全部詠春拳木人樁法,由他拍攝成影片后帶回美國學習,卻被葉問拒絕。葉問認為功夫不能作為商品出售。

李小龍吸收了詠春的精華,并且發(fā)揚光大,常在一尺內將對方一拳擊倒。他將詠春的“寸勁”功夫化為“寸拳”,也就是后來以簡短、有效、近距離攻殺而聞名世界的截拳道。因為李小龍自創(chuàng)了截拳道,很多人視他為詠春叛徒,認為葉問再也不會認他是弟子了。李小龍打電話給葉問,開門見山道:“師傅,你還認不認我是弟子?”葉問如果答“不認”,未免顯得小家子氣;但如果答“認”,也可能招來外人的閑話。葉問只笑笑說:“認不認,隨你了?!弊阋娝慕髴选?/p>

*,詠春將往何處去?

葉問去世后,他的兒子與弟子們都繼承他的遺志,致力于向海外推廣詠春拳術。

其子葉準在香港詠春體育會、沙田大會堂、香港城市大學、科技大學、佛山科技學院設點授徒。目前,葉準及其門徒在世界60多個國家擁有有詠春拳會近3000家。因貢獻卓越,葉準還獲得美國奧委會的嘉獎。

葉問在香港的弟子梁挺,則通過辦雜志、出書、表演、訓練、拍片等形式來傳播詠春拳。梁挺1973年創(chuàng)辦的國際詠春總會,至今已在60多個國家設立支部400多家。

還有,李小龍在電影里的神乎其技,激起了全世界人民學習詠春拳的熱情。此后,關于詠春的題材,不斷搬上大小銀幕,其中較出名的有《敗家子》(以梁贊為主角)、《詠春》(又名《黑煞斗詠春》)、《贊師傅和找錢華》、《佛山贊師傅》、《詠春》(電視劇由元彪、謝霆鋒主演)《雙龍記》等。

在香港,演藝圈修習詠春圈更是蔚然成風。王家衛(wèi)、梁朝偉都學過詠春拳。著名的程家班、元家班雖以北派功夫為主,但都兼修詠春。而劉家班,則主修詠春。

在民間,尤其是在詠春的故鄉(xiāng)佛山,詠春拳大行其道。很多人家,男孩四五歲就開始學詠春拳。現(xiàn)在,佛山練過詠春拳的人仍有上千人。佛山精武會除詠春拳外,還有洪拳、蔡李佛拳、白眉拳、龍形拳、太極拳等十幾個拳種,習武者有數(shù)萬人。佛山精武會也在不遺余力地推廣佛山武術。佛山舉辦過多次比賽,比如“國際詠春拳黐手擂臺邀請賽”、“世界詠春拳仝人懇親大會”及“武林大會”,有全世界幾千愛好者參加。此外,北京等地,也有詠春協(xié)會。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