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明代皇帝 飲食的北方化和平民化

2016-12-11 09:37:1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身著錦衣,口品玉食。大明的皇帝究竟享用怎樣的“玉食”呢?我們不妨在三個皇帝的膳食記錄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第一份膳食記錄講的是明太

身著錦衣,口品玉食。大明的皇帝究竟享用怎樣的“玉食”呢?我們不妨在三個皇帝的膳食記錄中尋找一些蛛絲馬跡。

第一份膳食記錄講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1384)六月的午膳:胡椒醋鮮蝦、燒鵝、燒羊頭蹄、鵝肉巴子、咸鼓芥末羊肚盤、蒜醋白血湯、五味蒸雞、元汁羊骨頭、糊辣醋腰子、蒸鮮魚、五味蒸面、羊肉水晶角兒、絲鵝粉湯、三鮮湯、綠豆棋子面、椒末羊肉、香米飯、蒜酪、豆湯、泡茶。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所以明朝最初的幾位皇帝的膳食有很濃重的南方色彩:主食以米飯為主,烹飪方法講究清蒸,味清淡,不喜咸。

第二份膳食記錄記載的是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元年(1403)十月的御膳內容,計有:酒四品,燒羊肉、清蒸雞、椒醋鵝、燒豬肉、豬肉攛湯、香油燒餅、沙餡小饅頭。

相比明太祖二十道菜的午餐,明成祖的膳食簡單了很多,這與他崇尚節(jié)約的作風有關。同時,北方的特色食物開始出現在皇帝的餐桌上:香油燒餅、沙餡小饅頭等面食,以及紅燒烹飪的佳肴。

此外,在萬歷年間面世的《事物紺珠》一書中,記錄了明神宗喜愛的主食,這些主食包括:捻尖饅頭、八寶饅頭、攢餡饅頭、蒸卷、海清卷子、蝴蝶卷子;大蒸餅、椒鹽餅、豆餅、澄沙餅、夾糖餅、芝麻燒餅、奶皮燒餅、薄脆餅、梅花燒餅、金花餅、寶妝餅、銀錠餅、方勝餅、菊花餅、葵花餅、芙蓉花餅、古老錢餅、石榴花餅、金磚餅、靈芝餅、犀角餅、如意餅、荷花餅、紅瑪瑙等一系列茶食(茶食是一種面制的點心),以及雞蛋面、剪刀面(面片湯)等。

細心的讀者可能一眼就發(fā)現了,在明神宗的主食中,北方的面食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包括各種饅頭卷子、面條面片以及面制點心;而南方的米飯幾乎在御膳中完全失去了一席之地。

由此可見,明朝史上,皇帝所食用的“玉食”有非常明顯的北方化趨勢,不論是在御膳材料上,還是在烹飪方法上,這一趨勢都顯得尤其突出。

此外,在明朝末年,膳食平民化的趨勢也日益凸現出來。明思宗崇禎皇帝便喜食“粗菜”,即民間的一些野菜,比如苜蓿、苦菜、蒲公英、苦瓜、棗芽、雜豆等等。明朝初年的膳食記錄上,記載的都是大魚大肉,以及各種點心,基本上沒有水果和蔬菜;而崇禎帝的飲食則加大蔬菜的比重,這種膳食結構應該說更健康了。

同時,為了教育子孫后代,崇禎帝把吃“粗菜”當做一種制度推行下去,讓皇子皇孫懂得吃苦的道理。所以作為末代皇帝,崇禎帝應該算是盡心盡責,有一定眼光的。

當然,雖然餐桌上的飯菜有趨于平民化的趨勢,但是吃飯的禮節(jié)卻繁瑣而嚴格。

即使是在末代,崇禎帝依然堅持早膳要奏樂的習俗。每天崇禎起床洗漱完之后,會換上便服,前去用膳。用膳時,會演奏音樂,這時殿堂上下所有侍者都大氣不敢出一聲,生怕不小心搞出一點動靜,破壞了皇帝用膳的環(huán)境,招來殺身之禍。

而且,侍奉崇禎皇帝用膳的太監(jiān)和宮女同樣非常講究。上菜的時候,每個盤子都要用紗布遮好,不能染上任何不潔之物;同時端菜的太監(jiān)和宮女都要戴上紗布做的“口包”(即口罩),臉要側向一旁,以防自己的呼吸污染了皇帝的飯菜。

崇禎帝吃完飯后,會點一到兩個宮殿的名字,這些剩菜剩飯會被送到該宮殿。該宮殿的下人們要行大禮,拜謝皇帝的恩賜?;实鄢允5氖澄镆话銜百p賜”給太監(jiān)和宮女們。

不難看出,明朝皇帝的飲食習慣日趨北方化和平民化,但是禮節(jié)方面卻沒有放松。明朝皇帝維持封建威嚴的作風,由此可見一斑。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