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中華民族的九大罪人帝王都有誰?

2016-12-31 09:56:5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中華民族的罪人帝王都有誰?今天小編以時間為序列舉中華民族的罪人帝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上的罪人帝王! 1、秦始皇(焚書坑儒)

中華民族的罪人帝王都有誰?今天小編以時間為序列舉中華民族的罪人帝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上的罪人帝王!

1、秦始皇(焚書坑儒)

秦始皇(前259年農(nóng)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tǒng)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最大的罪惡是焚書坑儒,他帶來的是中國古典文明的集體毀滅。雖然西漢初年依靠一些老人的回憶恢復(fù)了部分古代典籍,但是這種愚民政策的破壞性是空前的,它直接導(dǎo)致中國文明的“百花齊放”被法家學(xué)派“一枝獨秀”所扼殺。天幸秦王朝只存在了15年,否則中原文化的極度輝煌就會被西戎野蠻文化所淹沒。在這里,秦始皇嬴政是罪魁,楚人李斯是首席幫兇。后來嬴政身死國滅被楚人項羽誅滅遺族,李斯具五刑而死,也算是“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2、漢武帝(罷黜百家)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

漢武帝最大的罪惡是罷黜百家,他帶來的是漢初60年的思想恢復(fù)被強權(quán)毀滅,中國失去了最后一次“百花齊放”的機會。融合了法家學(xué)派、道家學(xué)派、陰陽家學(xué)派的“新儒家”被定為國家哲學(xué),從而中華民族的智慧營養(yǎng)就從“兼取百家之長”變成“獨尊儒術(shù)”,單一的文化來源直接破壞了國人豐富的想象力。后來的中國只能“偏食”,在儒家的小圈子里越走越窄,幸虧有佛學(xué)東來一定程度上恢復(fù)了思辨能力。在這里,漢武帝劉徹是罪魁,冀州人董仲舒是首席幫兇。后來漢武帝滅戾太子三族,也算是一種報應(yīng)。

3、晉武帝(八王之亂)

武帝一般指司馬炎,司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內(nèi)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晉朝開國皇帝。司馬懿之孫,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265-290年在位,謚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史稱晉武帝。

晉武帝最大的罪惡是分封諸王釀成八王之亂,不僅是西晉王朝短暫統(tǒng)一后迅速滅亡,更嚴重的是中原王朝的虛弱導(dǎo)致“五胡亂華”。晉武帝一方面分封諸王給予軍事權(quán),另一方面冊立白癡司馬衷為太子,終于釀成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嚴重損傷了西晉王朝元氣,北方少數(shù)民族趁機內(nèi)遷侵占整個黃河流域,少數(shù)中原漢人南遷保留了部分文化火種,直到隋唐時期才得以恢復(fù)。在這里,晉武帝司馬炎是罪魁,后來的賈南風只是幫兇。西晉兩代皇帝被匈奴擒殺,“永嘉之亂”司馬家族幾乎付之一炬,這也是一種報應(yīng)。

4、宋武帝(北伐夭折)

宋武帝一般指劉裕(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縣綏輿里(今屬安徽蕭縣),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里(今江蘇鎮(zhèn)江),自稱西漢楚元王劉交之后,南北朝時期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曾兩度北伐,收復(fù)洛陽、長安等地,功勛卓著。后功高震主,代晉自立,國號“宋”,史稱劉宋或南朝宋。

宋武帝最大的罪惡是北伐夭折,不僅使東晉北伐大業(yè)功虧一簣,更使北方游牧民族政權(quán)在此荼毒中原。公元416年東晉權(quán)臣劉裕北伐中原,次年攻破洛陽、長安,后秦滅亡。此時,劉裕不是一鼓作氣完成光復(fù)神州的北伐大業(yè),而是急于回江南篡權(quán)。劉裕篡權(quán)當然是大局已定,這就使劉裕完全可以挾持晉帝“親征”或者留下大將王鎮(zhèn)惡繼續(xù)北伐,而是將北伐大軍交給12歲的兒子劉義真,不顧赫連勃勃十萬鐵騎虎視眈眈。宋武帝為了稱帝的私利不過光復(fù)中原千秋大計,養(yǎng)虎為患的結(jié)果當然是南朝喪失了最后一次恢復(fù)中州的機會。宋武帝雖然篡權(quán)成功建立劉宋王朝,但后來宋武帝子孫被誅滅殆盡,也難逃毒手。

5、唐玄宗(安史之亂)

唐玄宗一般指李隆基(唐玄宗),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竇德妃。廟號“玄宗”,又因其謚號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清朝為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圣文神武皇帝”。

唐玄宗最大的罪惡就是安史之亂,不僅使唐朝由盛而衰,更重要的是隋唐以來的中原文化遭受重創(chuàng),“文官政治”被“武人亂政”所取代。帝王有寵妃自古而然,但是將朝政賦予寵妃家人這僅僅適用于末代昏君。唐玄宗一方面信用外企和武人不防備藩鎮(zhèn)叛亂,另一方面安史之亂爆發(fā)不敢承擔起平定叛亂責任,甚至聽信宦官讒言造成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無謂犧牲“自毀長城”。長期的內(nèi)戰(zhàn)和軍閥割據(jù),中原文化再次受到重創(chuàng),北方少數(shù)民族又一次侵入中原。李唐江山雖然延續(xù)多年,但李氏子孫也被誅滅殆盡。

6、晉高祖(割讓幽云)

晉高祖一般指石敬瑭,即后晉高祖,五代十國時期后晉開國皇帝,是為(后)晉高祖。年輕時樸實穩(wěn)重,寡言笑,喜兵書,重李牧、周亞夫之行事,隸屬李克用義子李嗣源帳下,時后梁朱溫與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爭雄,石敬瑭沖鋒陷陣,戰(zhàn)功卓著。

后晉高祖最大的罪惡是割讓幽云十六州,其結(jié)果當然是長城防線淪為游牧民族之手,中原門戶洞開。如果說此前無論是后梁還是后唐,在與契丹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作戰(zhàn)中依舊處于上風,那么晉高祖石敬瑭割讓幽云十六州以后中原王朝就再也不能有效防御游牧強敵。唐朝時期曾多次向突厥甚至回紇、吐蕃借兵,但從來都是子女玉帛而不是割讓州縣,晉高祖開創(chuàng)了中原王朝向少數(shù)民族“割地稱臣”的惡例。幽云十六州喪于少數(shù)民族之手,直到明初大將徐達、常遇春北伐推翻元朝。中原王朝的心痛,痛了400多年。

7、宋太祖(崇文抑武)

宋太祖一般指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字元朗,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shù)家,宋朝開國皇帝。祖籍涿郡。父親趙弘殷,母親杜氏。趙匡胤于后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從征南唐,多有功績。

宋太祖最大的罪惡是崇文抑武,從此中華民族尚武精神被泯滅,長期受到野蠻民族的統(tǒng)治,甚至兩度全境淪為野蠻民族之手。避免開國宿將篡權(quán),歷代皇帝都有成功經(jīng)驗,最經(jīng)典的當然是光武帝劉秀的“雖置三公事歸臺閣”,給予功臣宿將政治優(yōu)待但是不給予實權(quán)。宋太祖趙匡胤崇文抑武的結(jié)果是釀成“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嚴重后果,軍人成為受歧視的群體,也就不能吸引一流人才參軍入伍沙場征戰(zhàn),中華民族的戰(zhàn)斗力劇減。一個軍人得不到尊重的民族就不能建立其強大的軍隊,只能受人宰割。后來趙宋王朝兩度被滅亡,甚至出現(xiàn)“靖康之變”的奇恥大辱,這都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自作孽”。小軍人出身的趙匡胤歧視軍人,后代小文人出身的某領(lǐng)袖歧視文人,歷史驚人相似。

8、宋高宗(割地稱臣)

宋高宗一般指趙構(gòu)(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異母弟,母顯仁皇后韋氏。

宋高宗最大的罪惡是向金朝割地稱臣,這不僅是后晉高祖石敬瑭的放大版,而且是宋武帝劉裕的翻版——在軍事形勢一片大好時不是一鼓作氣光復(fù)神州,而是自毀長城“遺民淚盡胡塵里”。如果說宋太祖趙匡胤“崇文抑武”后軍人成為受歧視群體從而難以招攬一流人才從軍,那么“靖康之變”的慘痛教訓(xùn)則使一批一流人才在愛國心的驅(qū)使下沙場征戰(zhàn),岳飛、韓世忠就是一時之俊杰。金軍南下,南宋朝廷危難之際重用“中興四將”從錢塘江流域一路推進到長江流域、淮河流域,“岳家軍”甚至攻入黃河流域,收服中原勝利在望。宋高宗要保住皇位其實不難,唐太宗、唐肅宗尚且可以從當朝皇帝手中奪取政權(quán),更何況宋徽宗、宋欽宗只是金人階下囚?宋高宗在抗金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自毀長城”冤殺岳飛并向金朝割地求和,只能重演宋武帝劉裕的舊劇。后來,南宋更加不思進取,直到“崖山之變”漢人江山完全淪為游牧民族之手,所謂“崖山之后再無中國”,宋高宗其罪不可赦!

9、明思宗(攘外安內(nèi))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漢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為全國統(tǒng)一政權(quán)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

明思宗最大的罪惡是攘外安內(nèi),從而使最后一個漢人王朝毀于內(nèi)憂外患的聯(lián)手。面對農(nóng)民起義和游牧民族入侵,中原王朝基本都有一套“漢家法度”,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內(nèi)”,對于手足之患的外敵不惜和親、納貢、賜封甚至稱臣,強盛的漢朝唐朝對這些羈縻辦法向來得心應(yīng)手,而明朝“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看起來很有“骨氣”,其實在政治上放棄了“隱忍”與“靈活”,從而不僅僅是一個朱氏家族更是整個漢民族承擔著巨大代價。明思宗在僵硬的政治“原則”下,不是選擇與后金“和解”甚至“合作”,從而騰出手來平息國內(nèi)農(nóng)民起義,消除內(nèi)憂后再與后金攤牌,而是一開始即堅持與兩大強敵爭斗的愚蠢戰(zhàn)略,結(jié)果被游牧民族和農(nóng)民起義共同摧毀,中原文化再度淪入野蠻民族之手。清朝更加的不思進取,尤其是閉關(guān)鎖國、文字獄扼殺了資本主義萌芽和獨立思想,直接導(dǎo)致了后來數(shù)百年的“二等臣民”命運。個人的骨氣與江山社稷孰輕孰重?后來某領(lǐng)袖為了個人骨氣坐視數(shù)千萬國民死于饑荒,那些吹捧“骨氣”的有沒有考慮過死于非命的冤魂?煙雨先生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