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驚爆元代皇陵 神奇的反盜墓撒手锏

2017-03-04 20:15:3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帝王陵墓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各個朝代的帝王們?yōu)榱朔乐棺约毫昴乖谒篮髴K遭被盜的厄運,都挖空心思想盡各種措施來防盜,

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帝王陵墓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各個朝代的帝王們?yōu)榱朔乐棺约毫昴乖谒篮髴K遭被盜的厄運,都挖空心思想盡各種措施來防盜,于是,在陵墓內部設置諸如弓弩之類的機關、將陵墓內部灌上水銀、在墓碑上寫咒語等防盜手段逐漸登上歷史舞臺。

但是,從現(xiàn)有的資料記載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事實:幾乎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帝王陵墓地址,在其死后不到一百年便會在民間逐漸流傳開來,并且大多也會受到盜墓者的“光顧”。唯獨有一個朝代的帝王陵墓例外,這就是元代的帝王陵墓。

到現(xiàn)在為止,考古學家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一座元代帝王陵墓,這并不代表元代帝王沒有陵墓,相反,其陵墓的規(guī)格與封建社會其他帝王陵墓相比,絲毫也不會遜色,只是由于其特殊的防盜功能,使得后世考古學家摸不清頭腦。那么,元代陵墓究竟采取了什么特別的防盜措施呢?

元朝皇帝陵墓的第一種防盜措施是“萬馬踏平”,這本身就是蒙古族一種傳統(tǒng)的帝王墓葬風俗。歷史上有關于元朝墓葬風俗的記載,這種墓葬風俗不露絲毫痕跡,外人根本無從發(fā)覺,所以防盜功能最高。

繼元朝之后的明朝葉子奇對元朝帝王墓葬文化進行了研究,在他所寫的《草木子》中有關于元朝墓葬風俗的記載:“元朝皇帝死亡后,用啰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

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然后,掘深溝一道埋葬,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于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葉子奇所寫的《草木子》,深刻的記載了元朝皇帝墓葬的方式,通過這種墓葬風俗,如果一旦識墓標記不復存在或者一旦認識墓地之所的人死亡,由于陵墓與地平齊并被草地所掩蓋,后世想要發(fā)覺自然比登天還難。今天之所以還沒有發(fā)現(xiàn)成吉思汗的真正葬身之所,很大一部分與此有關。

南宋有關文人所編的史書上記載了成吉思汗下葬的全過程:“成吉思汗在寧夏病逝后,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棺里。

獨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萬馬踏平。為了防止外人發(fā)覺陵墓地址,在將成吉思汗陵用馬踏平之后,其將士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qū)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泄露了。

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陪伴這頭小駱駝前來的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并且記住這個地點。第二年來祭祀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在殺死小駱駝的地點,母駱駝就會悲痛地流淚。

這樣,前來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這樣,在駱駝死后,后人再也難以尋找成吉思汗準確的葬身之所,這也正是成吉思汗真正陵墓所在地至今仍是一個迷的原因。

元朝皇帝陵墓的第二種防盜措施是民間所流傳的“天葬”,也就是通過牛來決定陵墓之選址。元朝皇帝為了避免其陵墓被盜,在其死亡后將尸體用好的緞子包裹好放在一輛小木牛車上,任憑牛奔跑,尸體掉下來的地方就是皇帝的葬身之所。

由于這種選墓方式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不容易找到,故而防盜功能也比較高。但是這種墓葬方式的可信度并不很高,因為古代皇帝歷來十分注重陵墓風水,蒙古族對于風水的迷信觀念與以往歷代中原皇帝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通過牛來決定其陵寢之所在,很顯然是其所無法接受的。

“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痹跉v代帝王的心目中,陵寢是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歷經(jīng)二百七十五年,先后開辟了三處皇家陵園,即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共建有皇帝陵十二座、皇后陵七座、妃園寢十座。在陵區(qū)外圍還建有王爺、公主、大臣、保姆等大量陪葬墓。

以上第一種防盜措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僅史料上有所記載,而且與蒙古皇帝當時的思想觀念吻合。元朝歷代的皇帝不希望在死后被世人所“光顧”,因而其陵墓的選擇大多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再加上其本身這種墓葬的風俗,更是滿足了他們這種“不愿意被后人所光顧”的心愿。

正因為如此,元朝皇帝的陵墓要想面世,還有待考古學家們更為深入的探尋和研究。元朝這種隱跡的喪葬習俗確實在反盜墓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畢竟陵墓所在地都找不到就更不用說盜墓了,所以“萬馬踏平”的方式正可謂元代皇陵反盜墓的撒手锏,也稱得上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