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潘金蓮蒙冤千年 其實(shí)是名門淑媛

2017-05-16 14:59:2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她的夫君武大郎也很冤:明明憑自己的努力當(dāng)上縣令,卻硬被說成“走街串巷賣炊餅”的“三寸丁谷樹皮”,還被戴了一頂“綠帽子”。 小說形象

她的夫君武大郎也很冤:明明憑自己的努力當(dāng)上縣令,卻硬被說成“走街串巷賣炊餅”的“三寸丁谷樹皮”,還被戴了一頂“綠帽子”。

小說形象——《水滸傳》中的千古“蕩婦”

北宋徽宗年間,河北清河縣一大戶人家里,有個使女叫潘金蓮,貌美如花。東家戀其美色,她告訴了女主人。于是東家懷恨在心,把她嫁給了賣炊餅的武大郎。

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1.3米),面目丑陋,綽號“三寸丁谷樹皮”。無論是生理上還是物質(zhì)上,他都無法滿足潘金蓮。后來,潘金蓮與西門慶偶然相遇。西門慶本就好色,而潘金蓮見他既有錢,人又很帥,就動了心。經(jīng)王婆撮合,兩人如同干柴烈火,燒到了一起。

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不到半月,兩人的奸情傳得滿城風(fēng)雨。武大郎上門捉奸,被西門慶一腳踢中心窩,臥病在床。武大郎警告潘金蓮:“等弟弟武松回來,一定饒不了你們?!?/p>

這句話,為他引來了殺身之禍。西門慶與潘金蓮合謀,用砒霜毒死了他。武松出差回來,很快查明兄長死因,他在哥哥靈前手刃潘金蓮,隨后殺了西門慶。

幾百年來,《水滸傳》中的這段經(jīng)典情節(jié),讓潘金蓮成了“淫婦”的代名詞。

歷史真相——?dú)v史上的潘金蓮,是一位名門淑媛

歷史上,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確有其人,但都生活在明朝。史載武大郎本名武植,清河縣武家那村人。他出身貧寒,但聰穎過人,中年考中進(jìn)士,出任山東陽谷縣令。

潘金蓮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住在距武家那村不遠(yuǎn)的黃金莊。她喜歡武植,經(jīng)常接濟(jì)他,并與他私訂終身。兩人結(jié)婚后和睦恩愛,養(yǎng)育了四個子女。

1946年,武植墓被人發(fā)掘出來,墓碑銘文曰:“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yue)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

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jì)。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jìn)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xiāng)民聚萬民傘敬之。

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jié)無端詆毀,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后人,是為銘記焉?!?/p>

武植的24世孫武書常說,從銘文不難看出,武大郎雖然出身貧苦,但從未“賣炊餅為生”。相反,他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七品父母官。而本是名門淑媛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描述成“淫女蕩婦”遭到唾罵,實(shí)在比竇娥還冤枉。另據(jù)1996發(fā)現(xiàn)的武植的小腿骨測算,武植身高應(yīng)該超過1.8米,絕非“三寸丁谷樹皮”,更不是“五短身材”。

詆毀緣由——武潘被丑化,原來是損友搞鬼

武書常介紹,武潘二人被“毀容”,其中另有緣由。

原來,武植早年貧苦,接受過好友黃堂的資助。武植做官后,黃堂家的房屋失火,他便投奔武植,希望謀個一官半職。不料,他在武家住了3個月,天天好酒好菜,卻始終不見提攜。黃堂覺得武植不夠哥們兒,一怒之下不辭而別。

為發(fā)泄心中怨恨,黃堂在回鄉(xiāng)路上四處編造宣揚(yáng)關(guān)于武潘的謠言,并張貼傳單捏造武潘二人的“丑事”。當(dāng)?shù)貝荷傥鏖T慶與他沆瀣一氣,添油加醋。

很快,武潘二人的“丑事”傳遍了相鄰州縣的街頭巷尾。黃堂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自家房屋已被重新修蓋。妻子說,是武植重修了房舍,還購置了新家具。

黃堂無比懊悔,但他捏造的武潘二人的丑惡形象,早已轟動四方,并被施耐庵寫進(jìn)了小說《水滸傳》,從此流傳天下。

施耐庵怎么也想不到,他寫的《水滸傳》,不僅讓武大郎、潘金蓮兩人名聲盡毀,也給武潘兩姓后人帶來災(zāi)難:清河縣的武家與潘家,幾百年來從不通婚。

亡羊補(bǔ)牢——施耐庵后人替祖先贖罪

“作為潘姓后人,我們也為潘金蓮感到委屈。但誤會已經(jīng)造成,一兩句話是改不過來的,希望后人理解就好?!焙幽鲜⌒帐衔幕芯繒诵瘴瘑T會常務(wù)副會長潘建民說,2010年清明節(jié)后,他們?nèi)ミ^清河縣的武植祠,細(xì)讀了武植墓碑銘文。

“讓人欣慰的是,我們也見到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后人給武潘的造像和道歉詩。”潘建民說,凡是去過武植祠的潘姓人,都會拍下這組照片,一來敬佩施耐庵后人的勇氣,二來也告訴世人,潘金蓮并未給潘家丟臉。

2009年12月18日,施耐庵的直系后人施勝辰(河北省著名書畫家)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后人表達(dá)歉意,為武植和潘金蓮造像,并寫下道歉詩,該詩至今仍裱糊在武植祠墻壁: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shù)百年。

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賬施姓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