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三次叛軍暴動 都因更夫最后失?。?/h1>
2017-06-24 11:15:3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大歷三年(768年)十二月,駐守在邠寧的軍隊由于近年來的頻繁調動十分勞苦,卻又接到了最新的調令,恰逢主將不在軍中,由都虞候段秀實暫領指
大歷三年(768年)十二月,駐守在邠寧的軍隊由于近年來的頻繁調動十分勞苦,卻又接到了最新的調令,恰逢主將不在軍中,由都虞候段秀實暫領指揮權,刀斧兵馬使便利用這個機會煽動了一些官兵,圖謀作亂。這些作亂者分別隸屬于不同的分隊,所以為了統(tǒng)一行動,他們便約定在五更時分起事,以五更的打更聲為信號。
這一夜,分散于各營的叛黨都在黑暗中焦急地等待著五更的擊柝聲。然而當他們聽到打四更的聲音時,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天竟然已經亮了!叛黨們大驚失色,光天化日之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作亂的良機就這樣失去了。
原來,前晚已經有人向段秀實舉報了刀斧兵馬使的陰謀。當時天已入夜,段秀實如果調動部隊去擒拿,可能會驚動叛黨,刺激他們提前動手。黑夜之中不辨敵我,整個軍營可能陷入大亂,局面將不可收拾。
有鑒于此,段秀實不調兵,不遣將,只將負責打更報時的更夫叫來,故意問:“你最近報時老是不準,怎么回事???從此刻起,每次打更報時之前,你都要先來我這里報告?!?/p>
而這位更夫每次前來報告,段秀實總是嫌他的時間太快,要求他延后幾刻。這樣一來,軍中的打更聲就遠遠遲于實際的時間,使叛軍白白錯過了造反的良機。其后,段秀實兵不血刃地逮捕、處決了刀斧兵馬使等八個謀亂首腦,將一場禍亂消弭于無形之中。
無獨有偶,北宋時蜀地發(fā)生叛亂,朝廷大將曹翰攻占了叛軍的嘉州城。一天,偵察兵來報告,叛軍約定在當夜三更前來奪城。于是曹翰密令更夫推遲打更。這天夜里,叛軍在黑暗中陸續(xù)聚在城池周邊,側耳聽著城中的更鼓聲,只待三更鼓聲一響,就趁著月黑風高一起攻城。
豈料,當城中傳來二更的鼓聲時,天邊居然已現(xiàn)曙光。叛軍夜襲的計劃陡然落空,事先又沒有準備其他計劃,頓時驚慌失措,被曹翰輕松擊破。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叛軍為什么會被更鼓聲所騙呢?他們自己不會看時間嗎?
這就是叛軍的難處。在古代,人們怎么看時間呢?
一是看星星、月亮。偷襲一般選在月黑風高之夜,所以沒法看星星、月亮。
二是看計時器。而當時常用的計時器基本就是日晷、漏壺、香這幾種。在夜里,測日影的日晷肯定不能用了;漏壺也用不上,因為漏壺行制復雜,只能放在固定的居所里,所以行軍沒法帶;香也只能在室內用,在野外被風一吹,時間就溜得很快,準確度十分堪憂。所以外出偷襲的叛軍只能依靠嘉州城的鼓聲來確定時間。誰能想到嘉州人這么坑爹呢?
當然,延遲報時這種手段只能用來對付準備動手的亂黨;如果他們已經動手,那就得用相反手段了。北宋蜀地叛亂時,3000個亡命之徒夜攻梓州城。知州馮瓚密令更夫加快報時,還沒到半夜,已經敲了五鼓。正在攻城的亂黨聽到鼓聲,以為天就要亮了,嚇得趕緊逃走。馮瓚趁機出擊,擒斬了賊首,平定了全郡。
金國時期,博州監(jiān)獄發(fā)生暴亂。囚犯殺出各自的牢房,一起沖擊監(jiān)牢的大門,想趁夜越獄。這時,防御使仆散忠義密令官吏吹響報曉的號角,囚犯們一聽號角,以為白天已至,心想就算跑出去,也很容易被認出、抓住,于是乖乖地回到牢房,重新戴上枷鎖,瞬間從暴亂者變成模范犯人,以便爭取寬大處理,殊不知被耍慘了。
等鐘表傳入中國后,某些心懷叵測的人終于可以說一句: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騙了。
大歷三年(768年)十二月,駐守在邠寧的軍隊由于近年來的頻繁調動十分勞苦,卻又接到了最新的調令,恰逢主將不在軍中,由都虞候段秀實暫領指揮權,刀斧兵馬使便利用這個機會煽動了一些官兵,圖謀作亂。這些作亂者分別隸屬于不同的分隊,所以為了統(tǒng)一行動,他們便約定在五更時分起事,以五更的打更聲為信號。
這一夜,分散于各營的叛黨都在黑暗中焦急地等待著五更的擊柝聲。然而當他們聽到打四更的聲音時,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天竟然已經亮了!叛黨們大驚失色,光天化日之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作亂的良機就這樣失去了。
原來,前晚已經有人向段秀實舉報了刀斧兵馬使的陰謀。當時天已入夜,段秀實如果調動部隊去擒拿,可能會驚動叛黨,刺激他們提前動手。黑夜之中不辨敵我,整個軍營可能陷入大亂,局面將不可收拾。
有鑒于此,段秀實不調兵,不遣將,只將負責打更報時的更夫叫來,故意問:“你最近報時老是不準,怎么回事???從此刻起,每次打更報時之前,你都要先來我這里報告?!?/p>
而這位更夫每次前來報告,段秀實總是嫌他的時間太快,要求他延后幾刻。這樣一來,軍中的打更聲就遠遠遲于實際的時間,使叛軍白白錯過了造反的良機。其后,段秀實兵不血刃地逮捕、處決了刀斧兵馬使等八個謀亂首腦,將一場禍亂消弭于無形之中。
無獨有偶,北宋時蜀地發(fā)生叛亂,朝廷大將曹翰攻占了叛軍的嘉州城。一天,偵察兵來報告,叛軍約定在當夜三更前來奪城。于是曹翰密令更夫推遲打更。這天夜里,叛軍在黑暗中陸續(xù)聚在城池周邊,側耳聽著城中的更鼓聲,只待三更鼓聲一響,就趁著月黑風高一起攻城。
豈料,當城中傳來二更的鼓聲時,天邊居然已現(xiàn)曙光。叛軍夜襲的計劃陡然落空,事先又沒有準備其他計劃,頓時驚慌失措,被曹翰輕松擊破。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叛軍為什么會被更鼓聲所騙呢?他們自己不會看時間嗎?
這就是叛軍的難處。在古代,人們怎么看時間呢?
一是看星星、月亮。偷襲一般選在月黑風高之夜,所以沒法看星星、月亮。
二是看計時器。而當時常用的計時器基本就是日晷、漏壺、香這幾種。在夜里,測日影的日晷肯定不能用了;漏壺也用不上,因為漏壺行制復雜,只能放在固定的居所里,所以行軍沒法帶;香也只能在室內用,在野外被風一吹,時間就溜得很快,準確度十分堪憂。所以外出偷襲的叛軍只能依靠嘉州城的鼓聲來確定時間。誰能想到嘉州人這么坑爹呢?
當然,延遲報時這種手段只能用來對付準備動手的亂黨;如果他們已經動手,那就得用相反手段了。北宋蜀地叛亂時,3000個亡命之徒夜攻梓州城。知州馮瓚密令更夫加快報時,還沒到半夜,已經敲了五鼓。正在攻城的亂黨聽到鼓聲,以為天就要亮了,嚇得趕緊逃走。馮瓚趁機出擊,擒斬了賊首,平定了全郡。
金國時期,博州監(jiān)獄發(fā)生暴亂。囚犯殺出各自的牢房,一起沖擊監(jiān)牢的大門,想趁夜越獄。這時,防御使仆散忠義密令官吏吹響報曉的號角,囚犯們一聽號角,以為白天已至,心想就算跑出去,也很容易被認出、抓住,于是乖乖地回到牢房,重新戴上枷鎖,瞬間從暴亂者變成模范犯人,以便爭取寬大處理,殊不知被耍慘了。
等鐘表傳入中國后,某些心懷叵測的人終于可以說一句: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被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