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打糕的由來 朝鮮族打糕的特色
朝鮮族打糕的由來 朝鮮族打糕的特色
朝鮮族是我國五十五個少數(shù)民族之一,而說到朝鮮族的飲食,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打糕。打糕是朝鮮族最愛吃的、最具特色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也許你看過吃過,但你知道它的由來、它的做法、它的特色嗎?一起來看看吧。
朝鮮族打糕的由來
打糕,朝鮮族最愛吃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打糕的歷史比較長,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文獻中已有記載,當時稱打糕為“引絕餅”,并稱引絕餅已稱為傳統(tǒng)食品之一。如今,凡逢佳節(jié)或紅白喜事,每家都用打糕來招待親朋好友。
顧名思義,打糕是打出來的。打糕的原料主要是糯米。不產糯米的地方,則用小黃米或糜子;所灑的豆面原料,除用小紅豆外,還可以用黃豆、綠豆、松子、栗子、紅棗、芝麻等。制作時,先將粘米淘凈蒸熟,放在打糕槽內或石板上,用打糕槌子把米粒打碎粘合在一塊而成。吃的時候,用刀蘸水切割成小塊,蘸著糕面吃。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每當孩子高考升學的時候,朝鮮族人民就會把期盼孩子能去讀書的高等學府大門外,在凌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就把事先在家做好的打糕扔到學校墻上和大門上,扔的越高代表孩子考上大學的希望越大,以此來寓意:蒸蒸日上,金榜題名。韓國人搬家的時候,也有做米糕分給鄰居的習俗。
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喜歡將打糕放在火缽上烤過之后,澆上稀蜂蜜汁、甜面糊或熟柿子汁等再享用,味道十分甜美。糯米打糕在朝鮮半島傳統(tǒng)飲食中可稱得上是節(jié)日食品的臺柱子,吃米糕在朝鮮半島幾乎和吃谷物的歷史一樣長。古代朝鮮王朝的貴族非常重視在節(jié)日吃米糕,在今天的韓國博物館和韓國傳統(tǒng)飲食研究所里,就陳列著數(shù)百年前貴族吃米糕用的精美瓷器和民間遺留下來的制作米糕的專用器具。在朝鮮半島出土的壁畫里,就有了打糕的場面。到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半島的米糕文化達到鼎盛時期。
韓國米糕的做法和中國大同小異,有“蒸糕”和“打糕”之分,多用糯米和粳米作原料。韓國米糕多做成甜餅和各色花式的點心,甜餅和點心多數(shù)有鮮、咸、甜等味道的餡,甜餅還要在外面粘上花瓣并放在平鍋上用油煎。韓國人喜歡在生日、回家、孩子的百天和周歲、結婚、祭祀等重要的日子里,都要制作糕餅以祈求平安。春節(jié)或中秋節(jié)等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也制作節(jié)日糕餅,農歷三月三要做杜鵑花餅糕,中秋的時候做松餅。
朝鮮族打糕的做法
制作食材:糯米,杯水,杯黃豆粉,白糖。
1.將糯米提前一個晚上洗凈,放入適量清水泡著
2.黃豆面放入無水的碗中,再蓋上一塊干凈的布,放入蒸鍋中蒸熟
3.將蒸熟的黃豆面用篩子過濾
4.將泡好的糯米也放入蒸鍋中蒸熟
5.待稍微降溫后放在面板上,蓋上一層保鮮膜,用搟面杖不停的敲打,直至米粒直接產生足夠的粘性
6.將糯米團成長條,刀上蘸水,將其切成同等大小的塊
7.最后裹上黃豆面即可。
朝鮮族打糕的特色
1、朝鮮打糕是朝鮮族的傳統(tǒng)小吃,因為它是將蒸熟的糯米放到槽子里用木槌捶打制成,故名“打糕”。食用時切成塊,蘸上豆面,吃起來筋道,味香。
2、打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種是用黃米制作而成的黃打糕。朝鮮族人民喜食打糕的歷史悠久,每逢年節(jié)、老人壽誕、小孩生日、結婚慶典等重大喜慶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因此,一旦見到哪家的婦女喜氣洋洋地忙著做打糕,就知道這家肯定有大喜的事。打糕不僅用來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更是親朋好友間相互饋贈的禮品。同時,打糕還有保健的作用,朝鮮族的一句俗語“夏天吃打糕,像吃小人參”,就說明了這一點。
3、打糕的歷史比較長,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文獻中已有記載,當時稱打糕為“引絕餅”,在今天的韓國博物館和韓國傳統(tǒng)飲食研究所里,就陳列著數(shù)百年前貴族吃米糕用的精美瓷器和民間遺留下來的制作米糕的專用器具。在朝鮮半島出土的壁畫里,就有了打糕的場面。到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半島的米糕文化達到鼎盛時期。
4、做打糕絕對是個體力活兒,最主要的是可以鍛煉臂力。
看了以上文章,希望大家對朝鮮族的特色美食——打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