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揭秘汪精衛(wèi)“婚外情人”方君瑛自殺背后的真相

2016-11-27 21:16:0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曾是辛亥革命功臣的汪精衛(wèi),卻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投靠日本,成立汪偽政權(quán),對此“國人皆曰可殺”。“墻倒眾人推”,后代的人也很容易接受“漢奸

曾是辛亥革命功臣的汪精衛(wèi),卻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投靠日本,成立汪偽政權(quán),對此“國人皆曰可殺”。“墻倒眾人推”,后代的人也很容易接受“漢奸私生活必然不檢點”的說法。

1961年12月,香港出了一本《汪精衛(wèi)戀愛史》(李焰生著,萬有出版社),披露汪精衛(wèi)和一個名叫方君瑛的女子搞“婚外戀”,稱汪妻陳璧君大吃其醋,逼方自殺。這一說法40多年來被輾轉(zhuǎn)傳抄,2004年還有一篇題為《陳璧君:牢底坐穿的女人》的文章,說陳璧君“大罵方君瑛是個婊子,在許多朋友中羞辱她。方君瑛從來沒受過這種侮辱,上吊自殺了”。

那么,這個“汪方緋聞”真有其事嗎?

曾參與刺殺攝政王

汪精衛(wèi)、方君瑛和陳璧君,20世紀初在東京相識時,都是要推翻滿清、實現(xiàn)共和的熱血青年。

方君瑛是福州人,當時她帶著弟弟、妹妹和寡嫂曾醒到日本留學(xué),都加入了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同盟會。后來方君瑛的弟弟方聲洞參加了1911年4月的黃花崗起義犧牲,葬于黃花崗;方君瑛和曾醒由于偶然的原因才幸免于難。方君瑛參與組織刺殺清朝攝政王載灃等多項任務(wù),有膽有識,素有“同盟會女杰”之稱。辛亥革命成功后,福建省政府要委任她為教育廳長,但她認為參加革命是為救國救民,不是為做官,只接受了做福建女子師范校長的委任。著名作家冰心就是該校學(xué)生,她曾在文章中引以為豪:“我們的校長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方聲洞的姐姐方君瑛。”后來,方君瑛與汪精衛(wèi)、陳璧君夫婦一起去法國留學(xué),是第一位獲數(shù)學(xué)碩士的華人。

汪精衛(wèi)的妻子陳璧君比方君瑛小7歲,是馬來西亞華僑巨商陳耕基(老家是廣東新會縣)之女。1907年,16歲的陳璧君在馬來西亞檳城聽了汪精衛(wèi)鼓吹革命的演說,便與母親衛(wèi)月朗一起參加同盟會,這在當時傳為佳話。她到日本后,孫中山委托方君瑛照顧她,方視陳如親妹妹,陳也崇拜這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女杰。

方君瑛與汪精衛(wèi)、陳璧君,還有曾醒,都是生死之交,他們幾家人親上加親,關(guān)系非同尋常。方君瑛的妹妹方君璧后來還嫁給曾醒的弟弟曾仲鳴。

二人各有婚約在身

如今汪精衛(wèi)的大女兒汪文惺和女婿何文杰都已年過九旬,定居在美國新澤西州。據(jù)他們回憶稱,汪、方有很深的情誼,但他倆不可能相戀,因為雙方當時各有婚約——那個年代的人對婚約看得非常重,“約”就是約束。

方君瑛到日本之前由父母包辦與王簡堂訂婚,方君瑛認為王簡堂思想陳舊,多次向父親和王簡堂本人表示退婚,很長時間未退掉,讓她倍感困擾。

汪精衛(wèi)的情況也類似,他留學(xué)日本前由哥哥包辦與廣州劉氏訂婚。他發(fā)表大量文章鼓吹反清革命,兩廣總督岑春煊要他哥哥交出這個不安分的弟弟,汪精衛(wèi)為不連累家人,給哥哥寫信聲明斷絕家庭關(guān)系,并解除與劉氏婚約。不過劉氏一直不承認,終身不嫁,這使汪內(nèi)疚了好多年。

陳璧君也曾由父母包辦與表兄梁宇皋訂婚,她與汪精衛(wèi)相識后,得梁宇皋同意解除婚約。在合謀刺殺載灃時,汪精衛(wèi)、陳璧君都預(yù)料必死無疑,兩人以心相許,刺殺雖未成功,兩人卻都幸免于難,辛亥革命成功后終成眷屬。

汪文惺說:“我哥哥和我都出生在法國,我哥哥名汪文嬰,‘嬰’與方君瑛的‘瑛’同音,而我的名字中‘惺’與曾醒的‘醒’同音,就是為了紀念她們。我父母后來回國協(xié)助孫中山先生發(fā)動反對袁世凱的革命時,我哥哥和我還是小孩,留在法國,由方君瑛和曾醒照顧,所以我們一直都稱方君瑛為‘七姑’?!?/p>

方君瑛吞鴉片自殺

1923年1月,方君瑛與曾醒一起回國,她應(yīng)邀擔任廣州朱執(zhí)信紀念學(xué)校校長。朱執(zhí)信是孫中山的助手之一,1920年9月被桂系軍閥殺害。國民黨籌備創(chuàng)辦這所學(xué)校來紀念他,選聘方君瑛出任校長,是對她的信任。但方君瑛回國不到半年,還沒上任就在上海自殺了。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何以走上絕路?當時汪精衛(wèi)、陳璧君夫婦在何處?

汪文惺、何文杰說:“如果汪、陳、曾醒這些最親近的朋友當時能跟她在一起,或許就不致發(fā)生悲劇。”

陳璧君于1923年4月去美國為朱執(zhí)信學(xué)?;I款,一直未歸;情同姐妹的寡嫂曾醒回國后即回福州看母親;汪精衛(wèi)被孫中山委派為駐滬辦理和平統(tǒng)一的全權(quán)代表,馬不停蹄奔走于北京、沈陽、廣州之間;方君瑛與陳璧君的母親衛(wèi)月朗一起住在上海。方君瑛最后一次見汪精衛(wèi)是當年6月8日,當時汪精衛(wèi)在天津見張作霖后赴廣州向?qū)O中山匯報,途經(jīng)上海。汪精衛(wèi)匆匆離開時,方君瑛送至門口,站了許久,揮淚而入,家中傭人當時看見卻沒有留意。

絕命前數(shù)日,方君瑛對衛(wèi)月朗說:“我今無牽掛,隨時可死?!毙l(wèi)月朗以為她是隨便說說,便說:“愛你之人如何?”她答道:“哭數(shù)日就無事?!蓖艟l(wèi)走后第4天,6月12日夜,方君瑛吞下大量鴉片,因疼痛呻吟。睡在鄰室的衛(wèi)月朗聽到后,趕緊請來名醫(yī)?;萘?,檢查得知是服了毒藥,趕快送到醫(yī)院搶救,已來不及,14日去世。

遺書怒斥社會腐敗

方君瑛自殺的原因,留下的兩紙遺言能透露端倪。一為:“國危累卵,民苦倒懸,而同志猶多泄杳弗振,社會尤腐敗至極。自己恨力不能濟,只有死耳!”另一紙更長,為:“君瑛之死,乃出于自愿,非他人所迫也。蓋社會腐敗不可救藥,且自己無能,不能改良之,惟有一死耳!在世甚覺無聊,我對不住所有愛我者!我已去矣,所有之恩惠,來生再報!”并一一交代了遺留事務(wù)。

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革命者在勝利之前萬死不辭,沖鋒陷陣,表現(xiàn)出堅定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氣;但勝利后卻發(fā)現(xiàn)社會弊端并未清除,于是陷入嚴重的精神危機。方君瑛當時正是如此境況。

方君瑛的妹妹方君璧分析其姐的遺書和她當時處境、心情,說方君瑛自殺有如下原因:

辛亥革命后沒多久她就隨汪精衛(wèi)、陳璧君一起去法國留學(xué),那時想法很簡單:推翻了皇帝,建立了民國,今后就可以一條心發(fā)展科技、經(jīng)濟了。在法國多年,她一直過著清苦的學(xué)生生活,回到上海后一見中國境況依舊,現(xiàn)實與理想反差太大,當年出生入死投身革命,換來的卻是“社會腐敗不可救藥”,痛感無能為力;“一班從前之革命同志,亦因地位享受問題,大部分變了氣節(jié)”,“與滿清官僚的腐敗無大分別”;她內(nèi)疚“自己是革命黨員,也應(yīng)負責”。

國事如此,家事也不順。方君瑛的弟媳交給她一些錢,委托她在法國代管以備兒子留學(xué),卻被兩個福建同鄉(xiāng)借去后遲遲未還,她感到對不住弟媳;與王簡堂的婚約擺而不脫,也構(gòu)成精神壓力。這些在她身心健康之時本不難排解,但她離開法國前遭遇一次嚴重車禍,頭部被撞傷,留下頭疼后遺癥,掙扎多日,最后走上了絕路。

插曲

汪精衛(wèi)沉痛自責

方君瑛之死震驚了汪家、方家和曾家。汪精衛(wèi)在廣州得到噩耗后,6月16日轉(zhuǎn)道香港乘船趕往上海。6月25日辦完喪事后,他給方君瑛的弟弟、妹妹寫信說:“以七姊(指方君瑛)平日之明決,遇此等事不難立斷,何致為此自戕?故以七姊去歲被汽車撞傷及近來精神異狀推測之,七姊自殺之原因,當為神經(jīng)衰弱所致,此醫(yī)生及蔡孑民(蔡元培)張溥泉(國民黨元老張繼)諸先生所推定以為必然者也。”

汪精衛(wèi)在信中還沉痛自責,“嗚呼,自(民國)元年以來,我等結(jié)合成一家庭,感情濃摯,有逾骨肉”,他后悔不該召方君瑛回國,后悔回國后沒有好好給予照應(yīng),“今則七姊竟死矣!兄非惟無以對七姊,且無以對諸弟妹,神明痛苦莫可言喻”。

方君瑛之妹方君璧也是個名人。1939年3月,蔣介石派人到越南河內(nèi)刺殺汪精衛(wèi),卻錯殺了曾仲鳴,她也身中三彈,大難不死,后來成為著名畫家,一直僑居歐洲。1972年,她74歲時回中國訪問,周恩來總理曾宴請她。她于1986年逝世。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