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古代人什么時候開始吃味鮮肥美的螃蟹的?

2017-03-02 16:12:1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據(jù)文獻記載,在早期中國,爆發(fā)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蟹災是在春秋,地點是吳國。鬧蟹災的那些年,人們也不是沒有吃蟹的習慣,我國早期文獻《周禮》

據(jù)文獻記載,在早期中國,爆發(fā)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蟹災是在春秋,地點是吳國。鬧蟹災的那些年,人們也不是沒有吃蟹的習慣,我國早期文獻《周禮》和《汲冢周書》中就有有關吃蟹的記載。

歷史上記載的蟹災

《禮記·月令》上說,孟秋時節(jié),陽氣弱,陰氣盛,此時“介蟲”就會出來毀壞水稻?!敖橄x”據(jù)東漢鄭玄的注釋其實就是螃蟹?!抖Y記》是記載歲時大事的文獻,作者在書中正兒八經(jīng)地提到介蟲一事,可見這事發(fā)生的概率不會太低。

據(jù)文獻記載,在早期中國,爆發(fā)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蟹災是在春秋,地點是吳國?!秶Z》曾記載了一次越王勾踐與宰相范蠡的對話,其中提到,今吳國稻蟹不遺種。也就是說,吳國當時正發(fā)生非常嚴重的蟹災,整個吳國糧食作物因之減產(chǎn),甚至到了連明年春播的種子都留不足的地步。不過令人感到蹊蹺的是,在春秋之后的幾千年類似的蟹災卻再無什么人什么文獻提及,按照中國人凡事必書的史學傳統(tǒng),書上沒了文字,那蟹災也就是消失無疑了。于是問題又來了,這蟹災當年鬧得如此風風火火,怎么突然就消失了?

最早文獻上記載的吃蟹

鬧蟹災的那些年,人們也不是沒有吃蟹的習慣,我國早期文獻《周禮》和《汲冢周書》中就有有關吃蟹的記載。

《周禮·天官·庖人》說:“皰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鮮薨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痹捴械摹八]羞之物”根據(jù)上文提到過的鄭玄的解釋其實就是全國各地的土特產(chǎn),譬如兩湖地區(qū)的魚,青州等地的蟹?!都弛V軙穭t說,周成王時,海陽有蟹入貢??记嘀?、海陽在今渤海灣一帶,那么照此推來,此蟹必是海蟹無疑。當年沿渤海灣各地趕趟兒地一撥撥地往朝歌送這勞什子,估摸著是當時令海鮮進貢的,這跟我們在前面提到的在吳越湖區(qū)引發(fā)蟹災的那類蟹是兩碼事。也就是說,早期中國人吃的多半是海蟹,吃河、湖等淡水蟹還是稍后的事。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時期,伴隨著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跟現(xiàn)代有關的很多生活習慣逐漸形成,吃蟹就是其中一種。南北朝的著名文人畢卓曾如此描述他的人生理想:“得酒滿載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世說新語》)大意就是人生只要有酒有蟹,夫復何求呢?可見淡水蟹在當時已經(jīng)走上餐桌并成為美味。按照現(xiàn)在經(jīng)濟學教科書上的說法,商品化的東西,有需求就必然會有供應。過去不興辦什么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場,這市場上作為商品銷售的蟹基本上都是農(nóng)人從自家田里抓來的。

淡水蟹何時開始受歡迎

唐代大詩人李白十分愛吃蟹,他曾寫詩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另一詩人韓駒也寫道:“故人書札訪林泉,郭索相隨到酒邊。來擘團臍先一笑,二螯能覆兩觥船?!?/p>

不單唐人愛吃蟹,唐以后各個朝代都很好地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以會吃而著稱的蘇東坡在一首詩中如此描述他當年以詩換蟹的往事:“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指蟹)?!蹦靡皇醉敿獾脑姄Q兩只尖尖的蟹,也不知蘇大才子這筆買賣做得值不值。到了明清,食蟹之事經(jīng)過傳承發(fā)揚,較之以前又有了進步。晚明的李贄一生顛簸,但對吃蟹卻頗有研究,他說:“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至極,更無一物可以上之?!?/p>

類似的感慨清初的著名戲劇家李漁也發(fā)出過:“以是知南方之蟹,合山珍海錯而較之,當居第一,不獨冠乎水族,甲于介蟲而已也?!苯F(xiàn)代崇尚思想解放,說起話來就更直白了。章太炎的夫人湯國梨女士寫過一首詩,其中有二句是:“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聽聽,有了這樣的感慨,有了這樣的覺悟,這蟹災如果還不灰飛煙滅,那也真得太小瞧人,太對人不住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